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新医科建设契合健康中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教育强国战略要求,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医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科教融汇,构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课程目标明确。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探索。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确立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融合,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定位示意图
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在课程中不但引入教研室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还鼓励并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并进行论文撰写与科研成果的发表。教研室所有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邀请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加入教研室科研团队,深入参与科研项目与课题讨论,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长期性和应用性,学生基于课堂内容,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发表多篇科研论文,组织社会实践项目。
组织免疫学相关内容“疫苗知识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构建以基础知识线、实践技能线与思想素养线三线串联的课程教学体系脉络。以三线串联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重构,细化为15个知识点模块、6个实践技能模块和8个高阶思维素养方向,实现了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联系、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的高阶性目标。通过翻转课堂、分小组讨论等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加入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讨论,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给予点评和补充。学生对这类形式的授课方式非常欢迎,参与度很高,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微信等手段与教师展开讨论,并在课上展示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就上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现场
相关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