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由NLRP3蛋白、ASC适配器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当NLRP3识别到外源和内源性病原体、损伤信号和代谢异常等危害因素时,会激活Caspase-1导致未成熟的初级细胞因子转化为成熟的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18),产生炎症反应。NLRP3炎症小体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神经炎性疾病等。因此,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药物对于治疗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日,徐安龙教授带领团队师生基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筛选模型,分别鉴定出中药内酯类化合物佛手柑内酯(BeG)和滨蒿内酯(Sco)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维持炎症激活状态下的线粒体稳态,在病原感染中发挥抗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于2023年5月4日及2022年12月15日在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杂志(中科院一区)发表题为“Bergapten inhibit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nd pyroptosis via promoting mitophagy”和“Scoparone suppresses mitophagy-mediated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的研究工作。两项工作从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角度,共同回答了中药内酯类化合物抗炎免疫的药理机制,为含有内酯结构的中药药理研究提供了思路,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在佛手柑内酯的研究工作中,罗彤博士、贾鑫副教授、冯琬迪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王遥教授和徐安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的全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01-023-01094-7
文章的全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01-022-01028-9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并基于团队2019年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的研究工作,团队首次报道了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Zfas1通过增强病毒核酸模式识别受体ZNFX1的蛋白稳定性,正向调控宿主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鉴定了新的抗病毒免疫调控正反馈环路,为lncRNA介导天然免疫调节增加新机理的认识。相关成果于2023年3月3日,发表于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影响因子为:20.693。其中,中药学院的贾鑫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王遥教授和徐安龙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此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inh Ly教授在该杂志同期发表了题为“Beyond cancer: A new innate immune regulatory mechanism against virus infections”的评论文章,对徐安龙教授团队在宿主抗病毒免疫防御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与综述。
文章的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mv.28637
文章的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mv.28760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2023年5月6日